实践“丝路书香工程”,探索“走出去”新路子
2015年5月21日上午,湖北出版文化城内气氛格外热烈,我社“走出去”战略合作与“丝路书香工程”座谈会如期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和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专家参加合作签约及座谈交流,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马莉副局长等亲临现场,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艺平致欢迎辞。
周艺平总经理首先表示了对各位来宾的欢迎,并简要概括了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目前“走出去”的情况。他指出:2015年,习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我们出版业如何配合这个战略,怎样抓住这个机遇,确实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周总同时高度赞扬了何龙社长领导下的湖北科技出版社近几年进步很大,并表示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准备以我社为一个起点,来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并推进科技与文化“走出去”战略。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周艺平总经理致辞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马莉副局长对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解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此提出“丝路书香工程”,获得中宣部批准立项,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实施“丝路书香工程”,旨在加快推动中国精品图书、汉语教材在丝路国家出版发行,搭建我国对丝路国家的图书版权贸易平台、出版信息资讯平台,形成于丝路国家新闻出版资源互联互通、内容共同发掘、渠道共享共用的发展格局。“丝路书香工程”也将贯穿整个“十三五”时期,我社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在与武汉光谷北斗、鄂泰技术转移中心和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的基础上,举办“丝路书香工程”座谈会,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在用实际行动实践国家战略。我社的做法得到了马副局长的高度肯定。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马莉副局长讲话
我社何龙社长介绍了该社重大项目情况和“走出去”工程实施计划。近年来,我社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出版基金项目,出版了一批以《王忠诚神经外科学》《中华创伤学》为代表的高端学术著作。该社在制订“走出去”工程实施计划和探索“丝路书香工程”行动方向时,首先考虑的是发挥本地科技优势,与地处湖北的顶尖科研机构合作,探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本次与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该社一次大胆的尝试,下一步还将与光谷北斗公司密切合作,让湖北科技出版与北斗一起走出国门,沿着“一带一路”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何龙社长汇报
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田鹏副总经理介绍了北斗公司国际合作情况。武汉光谷北斗公司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空间信息产业对外开展科技输出和科技援助的平台,由“三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仁担任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家,7位院士组成专家顾问团队。2014年6月,该公司在泰国建成的我国首批3座北斗CORS基站成功启动运行,并在未来还将与东南亚其他国家以及俄罗斯、墨西哥等开展一系列技术合作。最后田总经理还对怎样与我社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度合作、融合发展提出了详细的构想和建议。
光谷北斗公司田鹏副总经理发言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王青锋主任介绍了中非联系中心的搭建进展、与我社的战略合作情况以及首个重点项目《肯尼亚植物志》的编写进展。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2013年5月批准成立的“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科教中心,定位于开展与非洲有关国家的互惠合作研究,全面提升非洲地区在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服务于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该中心计划出版的首个重点项目《肯尼亚植物志》共10卷,目前已经完成部分资料收集,预计在2017年7月丛书前2卷即可正式出版面世。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王青锋主任发言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袁志明院长首先介绍了科学院对在非洲建立中非研究中心这一战略计划过程,提出出版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袁院长高度评价了此次战略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对科研机构与出版社长期合作,实现优秀科技与文化成果“走出去”的前景表示深切的期待。他相信,科技界和文化界的结合将来一定会产生更好的效应。
中科院武汉分院袁志明院长讲话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菊生、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出版管理处处长胡国祥、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部长程国重以及副部长余杉等参加座谈并发言。
在众多专家和领导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王青锋主任和我社何龙社长分别在战略协议书上签字,双方共同承诺,在完成系列学术著作出版的同时,还将大力推进科技与文化项目“走出去”以及与非洲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出版合作,如参加肯尼亚书展,在当地开展科技人才培训,建立出版分支机构,建设肯尼亚数码印务中心,向贫困地区赠送图书等。
签约仪式
在随后举行的“丝路书香工程”座谈会上,与会专家畅谈了围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贯彻实施我国科技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拓展对外科技合作模式的创新思路。武汉光谷北斗公司田总特别提到,他们正在研制导航功能强大的智能穿戴设备,硬件已经初具模型,下一步即与出版社合作,将更多的文化内涵加入其中。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王主任强调,该中心肩负着中国科学院与非洲有关国家科教合作的重要功能,未来出版的图书以英文为主,还计划与我社共同创建专业文献数据库和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以便于国际交流与合作。我社何社长坦承,在互联网+的时代,出版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走出去”和多元化发展是科技出版者必然的选择,而武汉本地的科教优势,无疑将是我社未来发展的强大助力。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出版管理处胡国祥处长对我社“走出去”战略合作计划很有兴趣,觉得很振奋人心。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合作要有一个全球化的视角。出版社已经不是简单地将图书产品“走出去”,而是“全球化+”,应该致力服务于国家的全球化战略。这对出版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二是专业化服务。出版社应该依托本地的科技资源,对科技进行跟踪,为科技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出版业也要跟上新的社会趋势,如提供数据化服务等。不能简单地跟着书做,而应紧跟科技进展的脚步。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邱副总经理发言指出,以前的“走出去”合作只是单单出一两本书,是没法产生影响的。而像这种整体合作对我们的“走出去”战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非常有借鉴意义。下一步要做的是如何将这些项目落实,积极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出版业是个服务行业,我们要体现我们的社会责任,为科技工作起到传播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